千余年前,以为先哲有感于孔子之于中华文明的特殊意义,由衷地感叹道:“天不生仲尼(孔子),万古如长夜。”但我们更无从现象,假如没有文字的出现,人类将会在漫漫长夜中煎熬多久。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如果说黄河石中华民族的摇篮,那么发掘出中国最古老文字的殷墟,就堪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作为“20实际中国100项重大考古发现”之首,殷墟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都有着独特的贡献和无与伦比的价值。
泱泱5000年的华夏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天地抗争、不断完善人类自身生存条件的进化史,就是一部生产力与生存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错综复杂的矛盾中不断冲撞而又相互促进的唯物辩证史。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遗产面前,有多少祖先留下的珍贵遗产闪烁着隽永的光辉?有多少至今仍脉络清晰的文化主线值得后人去探寻?又有多少侵染着文明脚步的古迹让人凭风怀古,感慨着自然的造化呢?
作为中古八大古都之首的安阳,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几千年沧桑。这是安阳人民的骄傲,也是安阳人民永远的珍藏。悠悠洹河水,流淌着古都独有的魅力;滔滔洹河浪,记载着多少大浪淘沙的历史进程?
洹河岸边的小屯,将永远地携刻在历史的里程碑上。就是在这里,孕育出了中国最早的文字。最为甲骨文的发祥地,它永远是安阳发展文化产业无可替代的财富,也是安阳实现文化兴市目标的重要品牌。
甲骨文照亮惶惶文化
甲骨文的出现,犹如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徐广德说,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继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一般认为,晚清官员、金石学家王懿荣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从来自河南安阳的甲骨文上发现了甲骨文。安阳城西北的小屯村,是商朝晚期国都遗址“殷墟”的所在地。百余年来,当地通过考古发掘及其他途径出土的甲骨已超过10万块。此外,在河南、陕西其他地区也有甲骨文出现,年代从商中期延续到春秋。
甲骨文的出现,促进了各国学者对中国上古史和古文字学等领域的深入研究,并开创了一门崭新的学科---甲骨学。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禁系统的文字了。汉字的“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甲骨文,结体上虽然大小不一,错综变化,但已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中国商代和西周早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以龟甲、兽骨为载体的文献,是已知汉语文献的最早形态。
商周帝王由于迷信,凡是都要用龟甲(以龟腹甲为常见)或兽骨(以牛肩胛为常见)进行占卜,然后把占卜的有关事情(如占卜时间、占卜者、占卜内容、视兆结果、验证情况等)刻在甲骨上,并作为档案材料由王室史官保存(可参见甲骨档案)。除占卜刻辞外,甲骨文献的内容涉及当时天文、历法、气象、地理、方国、世系、家族、人物、职官、征伐、邢狱、农业、畜牧、田猎、交通、宗教、祭祀、疾病、生育、人文、灾祸......是研究中国古代特别是商代社会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的及其珍贵的第一手材料。